廢紙的回收與處理一般分為白紙類、混合紙類、報紙類及牛皮紙類四大類。
所回收的廢紙交給古物商、回收商或資源回收車後,會被送到廢紙大盤商處進行分類打包,然後送到紙廠經過散漿、脫墨、抄紙、乾燥後,做成再生紙。以廢紙為造紙原料,紙漿的得漿率約在75%-85%。
目前國內所回收的紙類,約有9成用於工業用紙的生產。台灣目前的造紙業,約使用7成的廢紙與3成的原木漿做為原料,廢紙的使用比例很高﹔廢紙原料中約有70%是國內回收來的廢紙,約30%則為進口廢紙,所以廢紙的使用已經以國內產生部分為主。
▲像紙板或是瓦楞紙都是由多層紙所構成,各層紙張或芯層的紙漿特性需求都不同,所以各有不同之配比。
因此回收時的分類愈完全,欲容易掌握包括報紙、鋁箔包或其他紙漿在漿槽中的調配比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. 散漿處理:
將所回收的紙類先行加水打散開來,以在後續程序中獲得其中的紙纖維。在紙餐具、紙盒包及鋁箔包的處理上,由於其中還含有PE薄膜或鋁箔等雜質,所以會比一般廢紙,需要較長的時間進行散漿及除污除渣的處理。
2. 篩洗及篩選:
透過洗滌及過濾去除廢紙中的雜質。生產白紙類或再生紙等文化用紙,由於需考量印刷及書寫的需求,所以會反覆進行多次篩洗及篩選的處理,以獲得較乾淨的紙張。生產報紙或工業用紙的洗選次數則相對較少。
3. 脫墨:
使用脫墨劑將紙張中的油墨洗除。生產白紙、再生紙及新聞紙的生產線,需經脫墨處理,生產工業用紙的生產線則不需經脫墨處理。
4. 磨漿:
將紙纖維進行帚化處理,提高纖維間的交織度,以增加紙張的強度與品質。特別是已經反覆回收多次的廢紙,纖維會變的較短而不利於成紙,磨漿技術的掌握就很重要。
5. 淨漿:
利用材質間比重的差異,以離心法去除非紙漿的細小物質,如灰塵或塗佈在銅板紙等紙張表面的石粉等。
6. 漿槽調成:
依據所回收各類廢紙的特性與品質,將已經過散漿等程序處理的各類廢紙漿,以適當的配比在漿槽中調勻﹔不同的產品規格,依照各廠的經驗,會有不同的配比配方﹔另外也會視需要添加部分原木漿,以增加紙張的強韌度。
▲各類紙張或紙板經再生處理後可製成什麼產品?
將白紙類單獨回收後再製成白紙使用,具有最高的經濟價值,但不能摻混有其他種類的紙張或鋁箔包,包括辦公室中使用量也相當大的影印紙或雷射印表紙等,所以要徹底執行白紙類的單獨回收,挑戰性頗高。
所以,也可將辦公室等場所產生之各類事務用紙,包括影印紙、雷射印表紙、噴墨印表紙、報告、報表、書寫紙等各類乾淨紙張單獨回收後,製成再生紙與衛生紙等產品。
資料來源參考: http://www.laps.tyc.edu.tw/~ta0050/environment/en04-3-7.htm